新聞

洪凌回顧展| 一場別開生面的研討會 — 聚焦「現當代中國藝術辯論」

2016-12-16

(來源:《典藏投資》 文 / 林逸欣   )


伴隨著「洪凌回顧展」的歐洲巡回活動,由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舉辦的「藝術生態學:現當代中國藝術辯論」(Ecologies of Art: A Modern and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Debate)研討會已於9月下旬圓滿落幕。在兩天議程當中,28位國際學者與專家匯聚一堂,熱烈討論二十至二十一世紀間中國藝術發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其報告內容不僅聚焦洪凌繪畫,更包括這時期藝術家的創作主題與類型、媒介和技巧、藝術實踐的本土和區域觀點、空間感與時間性,以及美術館的收藏過程與經典塑造等議題。本次會議定名為「藝術生態學」,即是強調現當代中國藝術環境的復雜脈絡,企圖藉此發掘更多豐富的文化面嚮。


640.jpeg

「藝術生態學:現當代中國藝術辨論」與會學者,藝術家洪凌,索卡藝術蕭富元先生合照


基調演說


本次會議的兩場基調演說者,分別是牛津大學柯律格(CraigClunas)和哈佛大學汪悅進。前者以「現代中國藝術和世界主義者」(Modern Chinese Art and the Cosmopolitan)為題,質問在這個屬於「大數據」(Big Data)的數字時代裡,研究者該如何處理二十世紀初期包羅萬象的藝術史發展。尤其那些屬於跨領域、跨文化和跨標簽的創作者和作品,我們要怎樣區隔劃分以進行細部討論。例如當時在上海出版眾多的畫報與報刊中,曾出現過大量的中西混雜圖像,呈現百花齊放的視覺現象。但如今我們卻因學科訓練的觀念限製,而容易忽略其間的多重關系,以致讓許多藝術家都被遺忘。由此他呼吁如何填補這段歷史遺缺,正是當前研究者所需注意的要點。不同於柯律格演說的廣泛架構,汪悅進的研究則聚焦於天津火車站中一幅「精衛填海」的穹頂壁畫。該畫是1988年由天津美術學院教授秦徵與學生們所創作完成,其繪畫風格采用西方傳統的透視技法,試圖傳遞如宗教般的崇高信仰和神話世界。這種中國主題和西洋畫風的交織運作,到底背後的創作意圖為何?若此畫與1980年代中國對外開放政策之社會背景聯系起來的話,觀眾或許能體會個中內涵。1995年一個西班牙少年合唱團,更以此畫來當作其專輯封面,讓這件原本屬於地區性的創作繪畫,頓時成為國際熟識的圖騰之一。從一介無名到舉世皆知,也暗喻著當今中國在全球政經體系中的實力現況。


640-1.jpeg

與會學者,藝術家洪凌,索卡藝術蕭富元先生於SOAS美術館外戶合影


主題與實踐


來自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的UtaRahman-Steinert,其演說是以民國畫家蔣諤士(1913-1972)的生平事跡為主。作為長期旅居國外的藝術家,蔣氏的聲名成就現在已逐漸被國人遺忘。但他立基於中國傳統繪畫的創作精神,卻在當時的西方藝文世界中打開一扇門窗,讓不少歐美觀眾得以知曉東方水墨的魅力所在。此種水墨表現手法,後來亦在1980年代的中國行動主義中持續出現。任教於海德堡大學的胡素馨(Sarah E. Fraser),即以星星畫會、無名畫會、楊詰蒼、徐冰、邱志杰和宋冬等人的作品為例,探討這股「水墨-行動主義」(Ink-activism)之發生源起和歷史演變。並透過近來對於水墨表現之本質特性的爭議辯論,深入詢問有關物質性、表演和筆法之間的聯系關系。


臺北市立大學王德育的研究課題是以洪凌藝術為主,來說明中國傳統繪畫的現代詮釋過程。他詳細分析馬遠、徐渭、石濤和王原祁等歷代書畫家的作品風格和美學特色,強調這些畫家所抱持的「舍形悅影」之創作觀,深刻影響著洪凌的油畫創作,為往昔的筆墨美感,賦予極具當代性格的原創動力。而牛津大學艾什莫林博物館的馬熙樂(Shelagh Vainker),則把討論主題置於二十世紀中國和蘇俄之間的藝術互動之上。她認為從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晚期止,法國、蘇俄和中國的藝院風格彼此有著密切交流。例如畫家韓樂然(1898-1947)和林崗(1925-)等人的作品,都可體現他們到蘇聯寫生的親身經驗。


640-2.jpeg

左 弗利爾美術館中國藝術部門策展主任司美茵

右  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的徐文玠


定位線條、色彩與形式


在蘇格蘭Lyon & Turnbull拍賣行朱玲的報告裡,她用「中國骨,西方肉」的角度來看待洪凌的山水繪畫。其認為洪凌作品中有兩點特色值得注意,一是不受設限的色彩布局,二是清晰延續的暗色線條。這兩種相輔相成的筆墨技法,可說是融合傳統西方油畫的空間運作,以及古典中國藝術理論的線條動感,而把洪凌「意象山水」的理念推嚮高峰。同樣是以色彩為研究主題,還有來自多倫多大學顧伊的報告。她發覺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當時藝文界曾對中國油畫民族化的概念產生熱絡討論。藉由探索這時期的色彩論述,期待世人能對二十世紀中國油畫的建立與反應有著更深層的認識。


籌劃洪凌回顧展的重要協調者梁天爽,也在本次會議中討論二十世紀初期中國藝術學院內的人體寫生課程。她質問作為創作學習中最基本的人體寫生訓練,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告訴觀眾有關藝術家的技法和實踐,以及裸體畫在中國的藝術教育體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她首先檢視當時中國社會對於人體形象的知識和認識,之後的實際寫生活動,更是現代藝術學校的必修課之一。但這股人體寫生風潮,是否與二十世紀初在中國彌漫的「健身強國」之流行觀念有著必然關系?


640-3.jpeg

梁天爽博士發表


現代藝術的地區觀點


柏林自由大學的Juliane Noth近年來曾專注在1930至40年代的中國畫研究,本次她即以畫家俞劍華(1895-1979)的數套行旅冊頁為主,討論民國初年水墨繪畫、照相寫實和視覺實境間的錯綜關聯。她認為俞氏有意采用傳統水墨的形式媒介,並擷取照相創作的規范理念,進而描繪出一種令人有著真實感受的行旅山水圖像。這些攬勝繪畫和遊記,後來皆以圖書形式而出版刊行。例如《武夷九曲紀遊圖冊》、《續遊浙東記》、《浙贛屐痕》和《俞劍華皖南紀遊圖冊》等等,無不體現出畫家個人所強調之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寫萬幀文和畫萬幅畫的自我實踐。


這種藝術創作中的舊瓶新酒概念,也可以在畫家吳冠中(1919-2010)的身上找到。任職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黃韻,便在報告裡以一組吳氏的「古韻新腔」系列繪畫,來討論中國藝術家是如何透過創作來響應現代主義,並締造嶄新的繪畫氣象。而亞非學院的PamelaNguyen Corey,則為聽眾帶來不一樣的額外討論范疇。她以活躍於當代越南的一群本土藝術家為例,探究其水墨創作的表現特徵。這個特殊的研究對象,不僅可對應著東亞文化中具有悠久歷史的水墨傳統,更是理解東南亞當代藝術發展的窗口之一。


640-4.jpeg

洪凌與巴黎賽努奇博物館館長易凱

 

當代藝術視野


抽象藝術可說是中國當代創作中極為重要的表現模式,中央美術學院的王春辰便發表其個人的最新觀察。他認為中國藝評界裡對於抽象藝術發展約存有4 種論調,一、是從西方抽象藝術中汲取理念和形式;二、抽象表現已是過往雲煙,不再屬於前衛藝術;三、抽象理念並非新意,其實古代中國繪畫的「寫意」便已包括;四、抽象品味乃是一種市場營銷的宣傳手段,並不能代表真實的中國藝術現況。現任職於V&A博物館的莫梅肯(Malcolm McNeill),則是討論張洹作品《春天罌粟地第31號》。他認為藏傳佛教的宗教圖像學,乃是本件繪畫取材的參考來源,傳達出畫家自我內心的精神意象。


來自巴塞隆納大學的Laia Manonelles Moner,本次則以「愚公移山」的傳統故事題材綜論與其相關的現當代創作實踐。例如她從徐悲鴻(1895-1953)的油畫作品、文革期間的紅色宣傳畫報,到當代張洹和何雲昌的行為表演中,探究畫題背後所蘊藏的社會結構和歷史隱喻。巴黎賽努奇博物館館長易凱(Eric Lefebvre)則是以策展角度,重新審思1933至2003年在法國舉辦的中國當代展覽。報告中他舉例分析數個展覽籌劃的時代背景、政經條件以及作品內容,強調經由這些展覽的舉辦,進而在法國當地塑造出當前中國藝術的前沿景象。期間並透過策展人的引介解說,中法兩國間的藝術文化才得以交流產生對話。


640-5.jpeg

左 大會主辦人馬嘯鴻

右  藝術家洪凌



當代藝術空間與展示


同樣涉及到策展和陳列的報告中,還有來自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的徐文玠。她以自己任職的組織機構為例,說明在1980至90年代之間,中國當代藝術展覽的發展情況和主要內容。透過該文獻庫經年以來的取材、紀錄和分析,研究者得以利用大批數據文件,嘗試以寬廣視野來梳理課題。報告中她舉出的案例共包括1986年福建「廈門達達現代藝術展」、1989年北京「中國現代藝術展」和1996年上海「我們談談錢—上海首屆國際傳真藝術展」等。曼徹斯特大學的Angela Becher則討論一批當代中國城市圖像的數字創作。她認為藝術家像曹斐、朱曉聞和楊熙瑛與李宏磊等人,他們透過虛擬、混合和擴增實境等新興科技手法,企圖塑造出另一時空環境。期冀以媒體藝術之姿,重新探尋空間再現的可能性。接續著空間議題,來自倫敦蘇富比藝術學院的何凱特(Katie Hill),其報告是以藝術家蔡元的行為藝術為討論對象。她認為身處於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創作者,經常以繪畫、表演或甚至以親身參與的介入實踐,來與西方的現代主義進行互動,因而產生出一種跨文化的藝術效果。


640-6.jpeg

玉風    布面油畫    180 × 180cm    2014

 

機構收藏與經典形塑


大會最後一場的討論議題,先是由布拉格國家藝廊的貝米沙(Michaela Pejcochováe)登場,討論1920至30年代引介至歐洲的北京畫派。她發現透過捷克畫家齊蒂爾(Vojtech Chytil,1896-1936)的介紹,以齊白石(1864-1957)為首的北京藝術家,其作品相繼出現於歐洲藝文圈,成為西方社會認識中國繪畫的關鍵時刻。接著都柏林切斯特.比提圖書館的Mary Redfern和巴斯東亞藝術館的蔣得莊,則分別以籌劃洪凌回顧展為例,與討論地區博物館和臨時陳列展的關系為題,突顯任何文博機構都需要慎重考慮當地觀眾之條件需求,並合宜地展示作品的優點特色。誠如大會主辦人馬嘯鴻(Shane McCausland)於其總結中指出,在這個全球化世界裡無人可遺世獨立,就像自然生態環境一樣,當代藝術亦呈現著復雜風貌,值得大家持續關注且多方探討。


640-7.jpeg

妙微    布面油畫    190 × 170cm    2014


愛爾閉幕式都伯林的「洪凌回顧展」


「洪凌回顧展」世界巡回展10月20日於愛爾蘭都伯林切斯特.比提圖書館盛大開幕,將展覽至2017年1月29日。開幕當晚,來自愛爾蘭各界重要人士涌入切斯特.比堤圖書館,盛況空前。包括藝術家洪凌,切斯特.比提董事Dr T.P.Hardiman,切斯特.比提圖書館長Fionnuala Croke,亞歐基金會(ASEF)常務理事Conor O'Clery,中國駐愛爾蘭大使岳曉勇,倫敦亞非學院戴維德教授馬嘯鴻博士,駐愛爾蘭臺北代表處副代表卜正珉,索卡藝術負責人蕭富元等。展出近20件洪凌藝術生涯來每個階段的代表作品。馬嘯鴻教授認為:「洪凌的藝術,就是一本精彩的當代藝術教材,他從文革、改革開放、西方浪潮影響中國、到回歸自身文化的探索,提供了研究人類文明進展的脈絡。


切斯特.比提圖書館為愛爾蘭重要國家文化機構,曾於2002年獲歐盟授獎為「歐洲最佳美術館」,並被媒體票選為「非去不可的愛爾蘭美術館」第一名。館藏東亞文化極為豐富,包括日本浮士繪、印度細密畫、伊斯蘭文明、中國文人藝術等,堪稱歐洲之冠。


「洪凌回顧展」為建館來第一位當代華人藝術家重要個展,策展人Mary Redfern表示:「洪凌為博物館創館來第一個華人重要個展,我們很高興可以帶給愛爾蘭一個這樣高質量的藝術展。洪凌的藝術,和博物館的核心互相呼應,就是我們認為藝術提供了正面能量,讓不同宗教種族的人可以互相對話。」館長Fionnuala  Croke提到:「洪凌的作品超越語言,只有親身體會才能感受其美好。洪凌展覽已經在愛爾蘭引起了一陣旋風」。配合洪凌回顧展,切斯特.比提圖書館分別在11月與12月邀請倫敦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院張弘星博士、牛津大學研究員梁天爽博士與倫敦亞非學院馬嘯鴻博士進行3場關於洪凌回顧展的講座。並將舉行7場青少兒童的美術教育活動,據悉反應相當踴躍,有數場已報名額滿。


640-8.jpeg

左  切斯特.比提圖書館外觀

右  左起:駐愛臺北代表處副代表卜正珉、藝術家洪凌、索卡藝術蕭富元

下  切斯特.比提圖書館館長Fionnuala Croke開幕致詞


640-9.jpeg

640-10.jpeg

640-11.jpeg

640-12.jpeg

640-13.jpeg

640-14.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