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 單位畫 - 吳翠玲、葉志航聯展

    2016.07.09 - 08.14

    《單位畫》參與的兩位藝術家提供1號、10號、50號至100號的作品,作品也透過「單位」為符號─一種「通俗」的認定。借以增加藝術家創作語言、畫面表現、結構儀式之外的象徵系統,輔助龐雜的視覺與市場概念。
    查看展覽詳情 >>

  • 洪凌回顧展

    2016.07.01 - 2017.07.02

    洪凌在中國文化大革命 (1966-76) 這段政治動蕩期間所創作的作品大多已佚失。這次展覽所涵蓋的作品是從 1979 年起的一些珍稀創作開始,並包含其他1980時期洪凌於北京就讀藝術學院時的學生作品:這些作品有許多是在畫室中所創作的,像是裸體畫與人像畫等,以及一系列胡同 (傳統的巷弄庭院) 畫作。在商業層面的成功漸趨確立後,洪凌從 1990 年起開始遊歷四方,並在安徽省南部的黃山這個風景如畫的地區設立工作室。該處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之一。從那時候起,洪凌就特別專注於風景畫,在多個專門進行油畫與水墨畫創作的工作室中工作,並於北京與黃山兩處間流連。自 1990 年起,洪凌的作品便受到他在中國、亞洲,以及包含南北極在內的世界許多偏遠地區等地旅行時獲得的經驗所深深影響。這些經驗一一被記錄於他的素描簿、相簿、水彩以及攝影當中,本次回顧展也將展出這類作品。
    查看展覽詳情 >>

  • 演繹 - 從書寫到觀念

    2016.06.25 - 08.07

    “從書寫到觀念”,這是漢字在現當代發展的基本特徵。通過井上有一,可以看到漢字走出傳統規范後的靈性書寫;跟隨魏立剛,漢字書象與西方抽象的比較,可以看到漢字的圖像構造性所具有的深厚資源,在作品的深度和廣度上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陳光武在書寫中帶入觀念性的思考:水墨之黑白與天地之陰陽不可分的糾葛中,藝術應如何呈現?成蒲雲更想還原漢字本身的筆劃 - 體現書寫近於咒語般的每一筆最後達成的圖像,是大象大音的傾訴?谷文達對漢字與圖像的象徵性復合,把書寫和觀念融為一體;曾灶財的漢字書寫打破了漢字藝術經典樣式的權威,就像還原到巖畫、還原到涂鴉 - 回歸現實生活空間的書寫,作品彌漫於公共空間,就像藝術經歷著一次輪回,回到生活的起點 - 藝術終將何為?
    查看展覽詳情 >>

  • 樂園 - 王明仁個展

    2016.06.12 - 07.17

    王明仁創作的主題重心與旅行中所見所聞息息相關,作品中描繪對象物以場域或事件為主,並選擇當時能夠引起大眾共鳴的地標、建筑、生活工作影像,為了是喚醒較多數觀者的共通記憶。影像是收集世界的方式,藝術則是一種獨特的手感記錄,表現一種感覺與氛圍,透過對生活的敏感和獨特感受,去體驗世界的豐富多彩,就像將昆蟲的標本用大頭針固定在木盒一般,製成我們可以欣賞的對象,放在好奇的顯微鏡下觀看、理解並擁有。藉此去回應、去召喚、去觀察這個時代。讓過往美好時光進行反芻和追尋,圖像能夠響應海馬回中的記憶片段,去帶給人們勇氣,去面對不那麼確定的未來。
    查看展覽詳情 >>

  • 筆歌墨舞 - 文鳳宣個展

    2016.05.27 - 07.03

    關於文鳯宣的作品,畫面亦空亦滿。一望無垠的平原,彌漫著朦朦地煙氣。作品中的風景非一個定格而是一種展望。不是一部分而是整體的延伸。地平上孤樹矗立,雜草叢生。儼然已成風景。畫面且靜且寂寞。水平展開的畫面悄無聲息地隱沒在視線裡。日落的田野百無聊賴,只留下日暮時的光,恰似漲潮前。他的風景不是白晝,而是日落亦或黎明時分。那一刻,時而凋零時而蘇醒。在鮮明的光影下界限消失,或者朦朧地輪廓漸漸清晰。暮色下,那棵松樹的陰影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河對岸升起地山把陽光吸進去的模樣,給人感覺更加沉重。
    查看展覽詳情 >>

  • 毛旭輝 - 毛旭輝個展

    2016.05.01 - 06.19

    毛旭輝是中國當前百大權力人物之一,其作品在歐亞各大城市展覽皆獲得熱烈回響與共鳴。毛旭輝的創作以剪刀及椅子的物像聞名,他擅長提取具象的事物轉化為符號,也許是對死亡的思索或是權力及家庭關系的概念,讓當代社會問題透過尋常的事物表現。近兩年毛旭輝的風格大幅轉變,將生命中的悲劇事件以紫色為基調、莊嚴肅穆地呈現緬懷與救贖。毛旭輝是中國85新具象團體的領導人物,提出了「何謂新具象?即心靈的具象,靈魂的具象」的口號,牢牢奠定他在西南藝術研究群體的重要地位,持續不輟的創作活動讓他得以留名中國當代美術史,並在學術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查看展覽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