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梦 - 林葆灵个展

2020.10.03 - 11.14

索卡藝術 ‧ 台北

深深被夜景吸引的林葆灵,10余年来一直试图发展出更多夜景的可能性。他研发了以制图胶片作为创作载体,使水分饱满的压克力彩在不吸水的半透明胶片上流动,让晕染的效果更丰富与梦幻。如此流动、不确定、随时会消逝的艺术风格,被许多藏家称之为「如梦境般」,既神秘、迷人又令人向往。回望他的创作历程,从「蓝紫色夜曲」、「台北夜曲」、「京都夜曲」、「南湖星空」、「泛黄的夜」至近年发展的「雪国」系列,他在媒材运用与技法掌握上越发臻至纯熟。在题材上,也因纽约、新加坡、日本等地的驻村与旅游经验而更加丰富多元;但近年来他逐渐远离了城市的繁华与喧嚣,进入大自然宁静幽远的境地。

 

2020年《若梦 – 林葆灵个展》展出的作品是艺术家2017年参与三年一次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季,在日本新泻的山林里远望小村落灯火阑珊、如梦似幻的景致。在《雪国VI》中,他以剧场式的光跳脱景物固有的色彩, 透过蓝、紫、银等冷色系,将黑夜与雪季的冷冽静谧凝结起来,点缀上黄、白色的闪烁灯火,展现艺术家对于光影的追求以及心中的温暖,充满诗意的想象。就如川端康成在《雪国》中所写: 「有雪就有希望,雪是丰收的希望。」他试着用画笔虚构一块云烟缥缈,令人心绪平静,承载着希望的诗意梦土。


除了梦幻写实的壮丽景致描绘,他也一直在象征自我的「没有名字的小家伙」系列默默耕耘。每件出现小家伙身影的创作皆是他生命经验的书写,他透过此系列表达出对生命的孤寂、无奈与坚持。在《断轨 III》中,他将自己化为背着登山配件的小家伙,在广袤的宇宙轨道中小心翼翼地行走,但却发现一切都是虚构的,人终究走不到另一个人的心上。即使如此,我们仍旧试图在靠近另一颗心星的途中。


林葆灵作品中所描绘的景象交织着故事、记忆与现实,正如我们的梦境,会将日常生活的经验及潜意识投射于其中。在梦中的我们彷佛身历其境,所产生的情绪与感受与现实一样深刻。对他来说,「浮生若梦,而创作就像是人生的缩影,造梦的过程。作品是虚构的梦境,我们在其中快乐苦痛;藉由虚构的梦境传达自身真实的情感思绪,为虚无人生创造意义,绘出希望。」《若梦 – 林葆灵个展》展期从2020/10/3(六)至11/14(六),艺术家将出席10/3(六)下午4点的开幕活动,诚挚邀请您进入林葆灵创造的雪国幻境,一起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