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問志

2025.04.12 - 05.17

索卡藝術.臺北

於彭透過十五年的禪門內家拳和養生氣功實踐,經歷了一個深刻的自我轉化過程。他強調道家傳統中對於個人體驗的重視,認為修行不僅是技術性的學習,更是一種生活中的覺悟和超越。在他的哲學視野中,得道並非遙不可及的玄學概念,而是一種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逐步體悟的心靈狀態,以繪畫為例,他認為創作的本質遠超視覺表現,是生命與哲學的深層融合。

於彭的油畫創作可追溯到宋代藝術傳統中的「格物」概念,強調藝術不僅是對現實的觀察,更是一種深入的存在體驗。於彭的作品中呈現深邃又迷離的景觀,看似密不透風的山水利用蜿蜒的小徑、寧靜的水池和傾瀉的瀑布,創造出畫面的流動性,蜿蜒的小徑不僅是地貌,更是心靈探索的隱喻;寧靜的水塘宛如靜默的鏡子,折射出內在世界深邃而複雜的光影;傾瀉的瀑布則如同生命能量的律動,穿越感知的邊界。於彭以近乎詩性的筆觸,將生活經驗昇華為意象。


於彭 Yu Peng《 草堂問志 Clarifying the Mind at a Thatched Cottage 》 2011

油彩 / 畫布Oil on Canvas 162 × 97 cm


作品《草堂問志》遠景巍峨的山石輪廓斷裂、模糊,彷彿在訴說某種悠遠的敘事,枯木、亂石與零星建築交錯,紅褐色調如同生命的血脈,流動而富有韻律。畫面中散落的陰約人影彷彿一個開放的問句,邀請觀者在山水的流動中追尋內在的精神圖景,在這片曖昧的景觀中「問」自己的志嚮、追尋自身的本質,尋找精神的棲居地。枯木、亂石間靜坐的隱士,草屋中一抹鮮紅的人影暗示內心流動的情感。於彭巧妙的運用灰褐、深紅、暗藍色彼此交織,創造出一種介於具象與抽象之間的視覺語言,筆觸時而粗獷,時而纖細,畫面中的每一個意象都不是終點,而是藝術家在夢境與現實的夾縫中,描繪出的流光片羽。



於彭 Yu Peng《 雨瀑 Cascading Rain 》 2011

油彩 / 畫布Oil on Canvas 130 × 162 cm


在《雨瀑》中畫家運用滴流的技法營造出雨景朦朧的意象,筆觸如同雨水般從上方垂落,模糊了景物的界限。畫面呈現出一種近乎抽象的狀態,物象彷彿正在溶解,又彷彿剛剛凝結。畫面中各處佇立的人影既是來者也是過客,介於存在與消失之間,遠處隱約可見模糊的山巒輪廓,中景則是一個孤立的小亭,灰白色調的畫面中幾處鮮豔的色彩點綴其中,尤其是右側一隻小鳥顯得格外醒目。這抹紅彷彿是整個灰白世界中唯一的生命信號,如同一個驚嘆號,為畫面增添了戲劇張力。


於彭一生受道家思想影響至深,他的筆下誕生了大量的道家山水,於彭曾說:「我的藝術是長出來的。」於彭20年來在創作實踐的過程中,利用作品來觀照人性,為當代藝術開創嶄新的領域,他的山水不僅是景觀,更是一種文化和精神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