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臺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3.05.12 - 05.14

【被「看見」的聲音】

威廉 · 赫曼Will Harman於1996年生於英國倫敦,為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碩士,布萊頓大學美術繪畫榮譽學士。曾在2019年榮獲Robert Walters Group英國年度青年藝術家獎冠軍。威廉 · 赫曼喜歡透過創作來述說生活中的所見所聞,且擅長描繪集體場景,創作手法多以豐富大膽的線條、鮮明的色彩去描寫周圍的人、事、物,藉由短促而精練的用筆不斷地在畫布上堆疊,似20世紀初期表現主義藝術家們著重情感的表達,但威廉 · 赫曼創作的主題又非常貼近現代人的生活,在看似瘋狂的畫面中更能體現作品的敘事情節,讓觀者彷彿身歷其境,更是表現出了「讓畫面擁有聲音與臨場感」的感受。


【孤傲的力量】

詹佶昂Zhan Ji’ang – 1995年出生於中國北京,2012考入中央美院附中,2016年保送入中央美院中國畫學院學士學位,2020年保送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碩士學位,生活和工作都於北京。作品通過長時間對中西方當代藝術的關注,與中國傳統技法泥金撥金工藝的結合。詹佶昂的創作把生活感悟及個人情緒融入作品,運用其獨有技法,在輕薄的絹絲上層層堆疊,創造出一種通透與厚重感兼併的特殊差。在作品中,即可以看到亞洲文化和宗教彩塑,但因長達10餘年的美院學習經歷,又可以看到西方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精神。詹佶昂的作品反映了人們面對生活壓力,情感困惑中的孤獨與力量。通過探索靈性,闡述了對人性和神性的理解。


【任性的天真】

李西西 XX Li – 出生於1989年,碩士畢業於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分別在波士頓和邁阿密工作生活多年,他的創作風格延續了時下流行的「超平面」藝術語彙,在繪畫形式上並非全然的二維平面,而是採半立體的光影表現搭配刻意模糊的邊緣線條,將飽滿鮮豔的色彩和生動的表情融合,作品人物眼神或賭氣、或懷疑,除了表達直觀的天真與任性外,人物與物件的互動增添了畫面的感染力,更蘊含著一種不經世事的勇敢。


幽默詼諧的敘述生活經歷,闡述人性和神性的理解,表達不經世事的勇敢,三位藝術家的創作間接表達了自我對生活的態度,對人事物不同的見解,在他們的領導下彷彿看了一場華麗又深刻的電影。2023年臺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11號貴賓預展,5月12到14號為公眾展期,索卡藝術展位D14誠摯邀請各位循著藝術家們繪畫的筆跡,感受層次豐富的生活軌跡,就像在火車上的您透過車窗沿著鐵軌前進,一路上您看見了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