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 寂靜之道-徐凡軒個展

    2019.07.13 - 08.17

    藝術家徐凡軒自2007年從臺灣藝術大學畢業後,隨即前往日本膠彩畫首屈一指的學校-愛知縣立藝術大學就讀碩博士班,現在則長期定居於日本進行創作。他像是一位采集者身兼藝術家,總是在平日的早晨一個人緩步,帶著畫布和相機穿梭在林間,其獨特的山水畫風格雅致且純粹,在臺灣與日本皆受多方肯定,並於今年的6月份,受邀參加東京高島屋美術畫廊的日本畫聯展。此次於索卡藝術展出的全新個展《寂靜之道》,藝術家記錄了日本愛知縣豬高綠地中郁郁蔥蔥的森林,補捉不同時刻的光影重迭在紙面上,時間被慢慢研磨成粉末參進了顏料裡,幾乎半透明的顏色看不出筆觸,彷佛方框中的景色就是如此渾然天成。藝術家特別選用高知麻紙作畫,纖維較一般的宣紙更長且粗,可以做到細膩的顏色渲染效果,也更利於紙本的保存。
    查看展覽詳情 >>

  • 星塵與迷霧 - 趙博個展

    2019.07.06 - 08.18

    2019年7月索卡藝術.臺北推出的「星塵與迷霧」趙博個展,這是一場中國年輕藝術家趙博對於生命與生存環境的理解與詮釋,透過一系列描繪星空、自然景物、動物與象徵文明的歷史遺跡所構成的壯麗唯美超現實場景,再次展現他超齡的客觀理性與敏感糾結的豐沛情感,並期望喚起這個既冷漠又紛亂的資訊世代對生存狀態的反思意識。
    查看展覽詳情 >>

  • 王易罡個展

    2019.06.01 - 07.14

    最大限度地挑戰傳統,挑戰以往既成的事實 - 站在東西文化交匯處的藝術家王易罡,近年來將抽象創作帶入了一個更純粹的精神世界。早在上世紀90年代,學院派出身的他便已毅然扎進了抽象藝術的世界裡,將“反古典”的創作過程作為其製作經典的方法論,將“自由”作為其第一追求的藝術精神。然而當時中國的當代藝術才剛接觸到現代派的觀念,因此這一行為包含了藝術家的巨大勇氣和反叛精神。今日索卡藝術推出的“王易罡”個展,旨在展現藝術家面對其它文化影響下的偉大解放,及發展出一場破裂一切的自發運動。這是藝術家近2年在自我完善、徹底朝著抽象精髓和靈魂自由的道路上最為重要的一個標志性時期所迸發出的一系列作品,敬請期待。
    查看展覽詳情 >>

  • 坐標 ‧ 殞落 ‧ 棲所 - 第十二屆索卡好樣青年藝術家聯展

    2019.06.01 - 07.06

    索卡藝術自1992年至今已走過27年歲月,一直嘗試發掘新一代獨具創新力的藝術家,並致力於推廣亞洲當代藝術,〈索卡好樣青年藝術家聯展〉也由2008年起,陸續與許多優秀的青年藝術家合作,至今已邁入第十二屆,其中獲選參展的藝術家在創作領域上皆獲得多方肯定。期望藉每年的徵件,深耕臺灣藝術市場,並提供熱愛藝術創作的青年一個接軌國際的舞臺。本屆獲選名單為:陳肇彤、彭韋、黃敏哲(依姓名筆劃排列)。此次展覽定名為《坐標.殞落.棲所》,試圖在紛紛擾擾的現代生活中,重新梳理在生命經驗裡必須度過的情節,從中去思考和創作,進而覓得一處寧靜。
    查看展覽詳情 >>

  • 「不」可見的維度 - 2019 臺南新藝獎

    2019.03.14 - 04.14

    本展覽集結二十位來自臺灣、英國、挪威,跨不同世代與文化背景的當代藝術家,一起在臺南共十個藝術空間展出,展現藝術家對於可見的生活景象、人志、地志之再現、拼組與解構,更對於那確實存在但又不可見的生命感,及對於社會與人文現象的批判與反思,作品透過繪畫、復合媒材、新媒體、陶藝、雕塑、攝影、計算機繪圖等不同創作形式來重新詮釋。《2019臺南新藝獎》不僅呈現國內優秀不同世代藝術家之作品,更透過國外藝術家在臺南之現地創作,期待臺南藝術界更具當代且國際的視野與風格,及呈現臺南這城市在當代藝術的意識型態上之多樣性與敏銳度
    查看展覽詳情 >>

  • 浸 ‧ 漫 - 劉慶和、陳淑霞雙個展

    2019.05.11 - 06.23

    二〇一九年五月索卡藝術‧臺北非常榮幸邀請到藝術家劉慶和與陳淑霞舉辦「浸‧漫—劉慶和、陳淑霞雙個展」。本次雙個展可說是北京索卡於同年三月的聯展「學院的力量」所泛起的蕩漾余波。劉慶和與陳淑霞老師除了自身創作不輟,也同時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在藝界杏壇耕耘多年,造福莘莘學子,為培養未來優秀的年輕藝術家而努力。因此索卡特別將這對學藝界的佳偶首次邀請至臺北,展出兩位從二〇〇六年至今的作品,呈現近十年來兩位中國當代藝術舉足輕重的學院代表,在藝術創作上對於日常生活更加深刻、內省的觀照。
    查看展覽詳情 >>